三家外资企业眼里的中国对外开放4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1978年,深圳蛇口工业区首次邀请外商投资建厂,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支试管”,从此打开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大门。45年来,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外商投资,深圳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外资企业在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也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为其带来的红利。
在深圳蜕变成长过程中,税收也伴随其中,精准的政策支持和不断优化的税收服务,助力外资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我们为中国带来资金和技术,中国也给我们带来了市场和机遇。”近日,记者采访深圳三家外企的财务经理时,他们这样表达对中国对外开放45年的感受。
从一项项税收服务感受“税务温度”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出台,为外资企业打开了“机遇之门”。凭借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势,外资企业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如今家喻户晓的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就是其中一家。
“金龙鱼”食用油由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油脂)生产。1984年,深圳率先开启粮油体制改革,彼时市场上充斥的多是质量良莠不齐的散装食用油。新加坡郭氏叔侄瞄准符合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在深圳投资建立起第一家油脂加工厂——南海油脂,以“金龙鱼”系列产品引领“国民餐桌”技术革新、品质升级。
“南海油脂根植中国超过35年了,‘金龙鱼’是深圳改革开放孕育出的粮油品牌。我们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南海油脂财务经理卫小春表示。
从一开始对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辅导,到后来办税缴费越来越便利的税收服务,越来越优化的税收服务深度融入外资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税务部门如今的服务越来越精准。”卫小春感慨道。
近些年来,深圳税务部门改变以往形式单一、效果有限的单向宣传模式,对外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精准匹配适用政策,通过走访、电话、电子税务局等多渠道宣传外资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开展一对一送政策上门,逐户辅导企业申报享受税惠红利,推进服务从“企业提需”向“主动供给、满足所需”转变。
“好政策加好服务,让外资企业在深圳施展拳脚、站稳脚跟。可以说,作为外资企业,我们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卫小春说。
从一张发票变迁感受“深圳速度”
1981年,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营业执照在深圳诞生。如今,深圳累计存续外资企业超7万户。外资经营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的不断增长,也带来了管理与服务压力几何量级的增长。手工开票、珠算计税、排队申报等办税手段已然无法适应形势,税收征管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
沃尔玛是一家创立于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随着中国商业零售业的对外开放,1996年,沃尔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来到深圳改革开放这片热土,开设了中国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得益于改革开放及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沃尔玛在中国迅速发展,目前已在全国180多个城市开设了400多家商场,仅在深圳就有28家。
“在中国密集开店,信心来自于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白言表示。让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办税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变化。“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不仅发票的样式、形态发生了变化,征纳双方的交付互动方式也大不一样。现在在电子税务局点击网上申领,几十万份电子发票秒到账,即领即用很方便。”刘白言说。
作为与经营主体紧密相连的窗口部门,税务部门在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这条路上,改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深圳税务部门以算力换人力、以数力增效力,服务外资企业的方式日趋现代化——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推出电子报税系统;
2004年5月,推出电子纳税服务品牌“易办税”;
2005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和网上认证全面上线,出口退税业务中推出了远程预审系统;
2018年,上线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2021年初,打造线上“远程办”服务平台,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一站式办结”……
不仅如此,随着智慧税务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办税“指尖革命”为代表的便民办税措施,用“速度”跑出了“温度”。“作为零售商,实体门店分布在深圳各区,以前办理税务事项需要多点来回跑。如今,增值税申报异常比对、税种核定、变更税务登记等业务都可以通过深圳税务‘远程办’平台办理,极大地简化了我们零售类企业的办税流程。”刘白言说。
从一本政策指南感受“开放深度”
住友电工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间野滋,最近收到了税务部门送来的一本政策指南。“税务部门定期更新的政策指引对我们来说十分有价值。”间野滋说。
自1994年在深圳落户的住友电工,不仅在中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还受益于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现已成为深圳大型高端制造业的重点企业。“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涉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涉及跨境投资和国际税收业务,业务复杂繁琐。”间野滋表示,得益于税务部门清晰的国内税收政策指引,以及不断更新的“国别指南”助力,公司立足深圳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比较顺畅。
45年来,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璀璨夺目的创新之城,不断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洪流,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深圳税务部门着眼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之大者”,推出系列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举措,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增强税收政策确定性、办税缴费便利性和执法标准统一性。通过打造企业“走出去”政策资讯库、组建企业“走出去”“税专家”、定期更新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国家(地区)税收指南及探索国际税收事先裁定协同机制等,助力营造更为高效、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让“引进来”企业留得住、“走出去”企业行得稳。
“公平、优惠的税收政策,让住友增强了投资的信心,快速扩大规模,公司得到长足的发展。”间野滋说,中国开放的大门、友好的政策让他们这样的外商,坚定了在深圳、在中国长期投资的信心。
我国改革开放45年实践表明,外资企业给中国带来资金和技术、促进产业培育升级的同时,中国这个大市场也激发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创新动力,彼此成就,相得益彰,打通了中国和世界双向互动、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
(作者:中国税务报记者林建荣 实习记者黄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