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税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全力以赴培育巩固税源
▲深圳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举办“税与争锋”·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税务合规管理政策研讨会,吸引超过3.8万人次线上线下“围观”。
▲福田区税务局联合福田区政数局开展了“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直播,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企业普及税惠政策知识,推动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图为线上直播录制现场。
▲深圳试点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致力于育税源燃动能促消费,助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今年初,深圳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全市上下“拼经济、抓建设”的冲锋号角。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以下简称“深圳市税务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以“1号文件”部署培育巩固税源、服务经营主体发展(以下简称“培固服”)工作,谋划提出16项稳税源、促经济举措。近一年来,全市税务系统深入践行经济税收观,积极投身“培固服”工作实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有力服务深圳高质量发展。
融进去:
“经济税收观”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前三季度新增税源主体42.5万户
深圳市税务局坚持在全市发展“大棋盘”中落好税务“棋子”,突出围绕“20+8”产业集群,抓摸底、强分析、助招引,着力培育壮大税源根基,推动税收与经济发展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培育巩固税源,首在摸清税源。为适应经济、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税务局健全经济税源常态分析机制,不断深化经济税源总体整合分析和梯次分析调查,持续提升税源掌控力,为培育巩固税源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深圳市税务局在集成内部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与政数、工信等65个省市部门的数据互通,实现税源数据更丰富、更准确。各基层税务局扎实开展经济税源调查,摸底上市公司、“工业6+7”、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等税源情况,整理重大项目清单,并通过探索建成覆盖街道、楼宇、工业园的4万个物理网格以及30类虚拟网格,对不同类别税源开展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得益于税源掌控力的持续提升,深圳市税务局积极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前瞻预测。该局主动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切,紧扣地方党委政府需求,组建近300人的“析税人”团队,搭建数据指标体系和模型库,扎实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形成了“20+8”产业集群、东盟十国税制分析比较、河套“1+20”课题报告、《税收经济简明读本》等一批“拳头”分析产品,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前海自贸区、河套深港合作区发展的系列税收建议被国家相关区域重大发展规划文件采纳,关于“前店后厂”、保险资管、储能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的税务建议转化为地方党政抓经济、促发展、固税源的具体措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
在深圳各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大背景下,深圳各基层税务局结合辖区税源特点,多角度发力助力招商稳企,在福田,税务部门成立招商引资涉税服务团,加强与区企业服务中心、财政局等部门深度合作,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跟进涉税服务,已成功引进金融、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重点企业86家。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一基地两委员会”和香港税务学会联络处在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揭牌成立,目前已吸引37家重点涉税机构入驻,“以商引商”的品牌效益初步显现。此外,深圳市税务局立足于外向型经济城市定位,引导企业根据价值链合理分配国内外税源,还联合深圳海关完成全国首例税务海关转让定价协同管理个案谈签工作,建立关联进口货物转让定价协同管理机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不确定性跨境事项税收遵从安排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关联交易风险和税收遵从成本。
埋头干:
“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提振市场信心前10个月落地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29.7亿元
深圳市税务局结合深圳产业发展,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作为提经济发展之效、减企业经营之负的重要举措,紧扣深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建立覆盖精准推送、专业解疑、快办快享多个环节的“政策找人”机制,不断提高对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政策措施宣传辅导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及时性,以“真金白银”为广大经营主体“输血活血”。
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市落地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29.7亿元,助力深圳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4%,地方级税收占全市财政比重超8成,新增经营主体42.5万户,培育巩固税源效应有效释放。
——“精准推送”助力政策红利落地开花
深圳被誉为“民营经济第一城”,经营主体已突破400万户,创业密度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精准推送政策54批次、2015万户次,辅导企业快办快享,努力实现精准推送“颗粒度”更细、“触达率”更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今年以来,深圳民营企业主体减免金额390.46亿元,占比73.72%,是政策的受益主体,回应了民营经济发展所期所盼。
——“专业解疑”助推税费政策落地生根
工业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政策,深圳市税务局建立内联外通、精准高效的落实机制,用好政策、企业、任务“三张清单”,结合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自主研发项目多的特点,主动服务华为、大疆等制造业企业消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敢享”、加计抵减政策“不会享”等涉税疑难,有效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目前,深圳市税务局已累计对1900多个研发项目进行事前把关,1.4万户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790亿元,7828户先进制造业、116户集成电路和56户工业母机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减税金额达39.8亿元,推动深圳集成电路、新能源企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真金白银”的税费红利不断开辟出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培育出新动能新优势。
——“快办快享”助力精准服务惠企利民
今年前11个月,深圳市进出口累计3.51万亿元,增长6.3%,增速居全国前十大外贸城市首位。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深圳外贸发展势头强劲,彰显深圳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现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意味着企业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回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深圳市税务局发布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税13条”,全面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办理,出口退税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限已从2021年的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1.46个工作日,及时到账的退税红利不仅助力出口企业“投研发”“扩生产”,更是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冲在前:
“硬举措”提升税收营商环境“软实力”
9项创新试点举措被全国复制推广
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是培育巩固税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深圳市税务局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以“心诚+行程”开展针对性服务,全力做好税源“稳控育”工作。今年以来,3项创新做法被国务院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专刊刊载,9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举措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助力深圳连续三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聚力服务效能,营造“亲商”氛围
远程办、全城通办、业务无纸化、一次不用跑……深圳市税务局坚持从纳税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办税缴费“减法”,构建高效便捷的“软环境”。
今年以来,在税费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4%的情况下,全市进厅业务量同比下降25%,线上办税率提高4.6%,全城通办率提高15.8%,发票审批综合通过率提高至80%以上……
同时,深圳市税务局探索用好政务服务“加法”,不断加强内和外联,搭建税源服务平台,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打造财税协同、“税务+”等多元政务模式,同时深化“银税互动”,助力诚信主体融资便利,真正建立起部门协同机制,形成提供优质服务的“众合力”。
——立足开放共享,畅通“兴商”通道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深圳市税务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重塑营商环境“气候”,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改良营商环境“土壤”,为企业畅通“走出去”和“引进来”国际赛道不断发挥税收职能。
“税专家”“税讲堂”“税助理”“税驿站”等务实的服务,实现了税收优惠直达快享、涉税争议妥善解决、税收筹划合理靠前;“外贸退税13条”、出口退税“免填报”、函调“白名单”、设立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协作中心,发布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十大举措……深圳市税务局紧扣关键点、主动作为,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助力企业乘风破浪、海外扬帆。
——聚焦公平正义,夯实“安商”保障
公平正义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压舱石”,推进税收法治建设更是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深圳市税务局以税收执法规范化、监督管理精准化、普法宣传多元化,彰显执法的尺度、监督的力度、管理的温度,与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理念同频共振。
深圳市税务局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调机制优化及国别研究,广泛调研走访地方政府和港人港企,研究并推动符合河套、前海地区发展定位的税收政策出台,与广东省局联合统一大湾区税收执法标准,进一步增强政策确定性、执法一致性;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管理制度和全链条风险管理机制,打造“信用+风险”的税务监管体系,重点关注纳税信用较差的企业,以立体化的人工智能“画像”,精准识别和打击“三假”企业;提升反避税工作水平,积极争取境外税源,坚决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切实加强税收法治宣传,深入开展税收普法和政策宣讲工作,落实首违不罚、说理式执法等制度,推动诚信纳税深植人心,纳税遵从持续提升。
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林表示,该局将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调查研究,打开思路、拓展内容、凝聚共识,不遗余力推进“培固服”工作,为加快打造“城市局”税收现代化建设范式、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